中國文化報記者薛帥報道: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在北京召開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推進會(hui) ,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落實《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部署安排新形勢下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重點工作。
改革開放40年來,長江沿線各省市旅遊業(ye) 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區域社會(hui) 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並成為(wei) 我國旅遊業(ye) 最為(wei) 發達的地區。作為(wei) 我國首部流域性旅遊開發的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規劃,《綱要》規劃範圍涵蓋長江沿線11個(ge) 省市,是推動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規劃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凝聚各方麵力量、推動形成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強大合力的行動指南。自《綱要》印發以來,各沿線省市根據《綱要》並結合自身地域特色與(yu) 優(you) 勢,不斷實踐與(yu) 積累經驗,推動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建設穩步向前發展。
作為(wei) 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yang) 地,四川正規劃實施一批沿江重大生態修複項目,推動流域協同治理,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要保護好長江上遊的‘綠水青山’,發展好長江上遊生態旅遊經濟帶的‘金山銀山’。”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主任傅勇林介紹,近年來,四川積極推動“旅遊+文化”融合發展,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遊景區、創意園區、文旅綜合體(ti) ,實施四川曆史名人文化傳(chuan) 承創新工程,打造寓教於(yu) 樂(le) 的紅色旅遊產(chan) 品。“深入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貢嘎、大蜀道、茶馬古道等旅遊品牌。”傅勇林舉(ju) 例說,通過舉(ju) 辦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hui) 、旅遊業(ye) 新技術應用大會(hui) 、旅遊交易博覽會(hui) 等節會(hui) 活動,實現旅遊投資建設“雙千億(yi) ”,讓旅遊成為(wei) 對外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廣闊舞台。
湖北將“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核心區”作為(wei)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ju) 措之一。“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關(guan) 鍵靠項目支撐。”湖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副主任周正素介紹,今年7月中旬,湖北已全麵啟動以長江旅遊帶為(wei) 重點的文化旅遊重大項目謀劃工作,已完成110個(ge) 項目、1100億(yi) 元總投資的謀劃任務。目前,三峽國際遊輪中心、武漢江漢朝宗文化旅遊區、荊州紀南城生態文化旅遊區、黃岡(gang) 黃梅禪文化旅遊區、鄂州恒大童世界等20個(ge) 沿江重大旅遊項目推進順利。同時,湖北還著力於(yu) 創新旅遊形象推廣,舉(ju) 辦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武漢國際旅遊節、荊楚文化旅遊節等以長江旅遊為(wei) 特色的旅遊節慶活動。依托長江旅遊推廣聯盟,提升長江旅遊帶整體(ti) 形象,發揮湖北在長江旅遊帶中的引領作用。
為(wei) 打造皖江旅遊帶,安徽實施生態保護、精品打造、協同發展三大行動,形成了生態文明建設、旅遊轉型發展、群眾(zhong) 獲得感增強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要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主任萬(wan) 以學介紹,近年來,安徽啟動實施“百景提升”工程,全麵提升旅遊景區文化、科技、綠色含量。依托厚重的皖江文化、優(you) 美自然風光,串聯城鎮、鄉(xiang) 村和優(you) 勢旅遊要素,持續打造歡樂(le) 皖江、詩仙李白尋蹤遊、渡江戰役遺址公園之旅等精品旅遊線路。推進旅遊與(yu) 工業(ye) 、農(nong) 業(ye) 、林業(ye) 、水利、體(ti) 育、文化和城鎮化等融合發展,培育了一批生態文化旅遊景區以及森林旅遊人家等休閑旅遊新業(ye) 態,建成了一批特色小鎮。“促進了就業(ye) 創業(ye) ,也激活和提升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環保意識、發展意識、精神麵貌和文明程度。”萬(wan) 以學說。
地處長江中上遊結合部、三峽庫區腹心,重慶市萬(wan) 州區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肩負著建設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的使命和職責。近年來,萬(wan) 州區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打好“三峽牌”,加快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建設。“要做好‘融合’文章,推動旅遊業(ye) 態升級。”重慶市萬(wan) 州區旅遊局局長羅重生表示,要整體(ti) 謀劃旅遊發展,充分釋放“旅遊+”潛力,不斷豐(feng) 富旅遊業(ye) 態。為(wei) 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萬(wan) 州挖掘豐(feng) 富的巴渝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植入文化元素,豐(feng) 富景區景點文化內(nei) 涵。加大對旅遊商品創意設計,鼓勵將長江三峽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源轉化為(wei) 文化旅遊商品,開發一批特色鮮明、製作精良、物美價(jia) 廉、便於(yu) 攜帶的“三峽有禮”旅遊商品。並圍繞特色小鎮建設、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讓鄉(xiang) 村因旅而興(xing) 、因旅而富。
“我們(men) 這裏已成為(wei) 上海空氣質量最優(you) 、綠地麵積最廣、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區域。”上海市崇明區旅遊局局長楊麗(li) 華說,崇明區近年來著力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工作,致力於(yu) 堅守生態立島全新理念。按照5A級景區的理念標準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加快推動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提質升級,打造開心農(nong) 場、生態民宿、主題莊園等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推出透明工坊等鄉(xiang) 村民俗非遺文化體(ti) 驗產(chan) 品,促進旅遊創業(ye) 富民。同時,以2018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和2021年第十屆花卉博覽會(hui) 為(wei) 契機,積極培育會(hui) 展旅遊產(chan) 業(ye) 集群,積極打造國際會(hui) 展旅遊島。並推動影視、演藝、動漫遊戲、網絡文化、創意設計等重點領域發展,使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崇明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