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主頁 > 鄉土文化 > 鄉土雜誌 >

鄉土文化——原野 原居 原鄉情

來源:未知|發布時間:2020-06-16|瀏覽次數:

朋友講,北京與(yu) 河北懷來交界處有一處讓人怦然心動的美麗(li) 地方!我們(men) 一行懷著激動憧憬的心,9輛車組成一個(ge) 團隊,浩浩蕩蕩前往這裏,決(jue) 定一探究竟。

初夏,一個(ge) 氣候宜人的日子。天空清淨的像被洗過一樣,連白雲(yun) 的影子都很少飄過,瓦藍瓦藍的,讓人有些觸摸的衝(chong) 動。汽車行駛過出境口,忽然映入眼簾的槐花樹讓車上的孩子們(men) 一下子歡呼起來,也許我們(men) 誰都見過槐花,但如此多的槐花林我是第一次看到:他們(men) 列隊排列,密密匝匝的槐花串壓彎了花枝,白裏透著點鵝黃,微紅的花蕾點綴其中,仰望長空,藍藍的天竟若隱若現,陽光找個(ge) 縫隙灑進來,金閃閃,銀燦燦,亮花了眼。淡淡的幽香,不住刺激著我的嗅覺。

走近原鄉(xiang) ,女兒(er) 指著一片有著西域特色的地方說:媽媽,這地方我見過,《爸爸的假期》裏有。幾個(ge) 孩子飛奔著衝(chong) 了過去,他們(men) 拉拉猴子尾巴,摸摸小象的大鼻子,還有黑熊一大家子呢,這真是一個(ge) 神奇的地方,充滿了大自然的奇趣,又有童話世界的美妙。

在原鄉鄉親的帶領下,我們領略了京郊天皇山的原始:這是一座火山熔岩冷卻而形成的山體,到處可見巨大的鵝卵石,據說是火山噴發時留下的。山路彎彎,小溪流幾乎都是穿路而過,溪水清澈,有點兒涼氣襲人。偶有一些殘留的冰雪藏在石縫與樹蔭下,懷戀著那個遠去的冬天。山中林木多已掛果,小山杏、小核桃、楊梅果……還有許多叫不上名的。看著這些誘人的青果,心生一種暖意,我知道,你在這裏等我,這是前世的約定。擊掌相約吧,沉甸甸的金秋,我一定來看你。
走過一段近乎懸崖的山體,我們來到一條僅容一個人通行的蜿蜒小路,小路盡頭就是一片洞穴式古崖居。當這些先人居住的“房屋”來到我麵前的時候,我頓時被驚呆了:古崖居裏麵左右都能容人行走,且通山體外麵,往上修有10米左右,幾個洞口相連,居此,一眼望盡官廳水庫,難道崖居人也知道背靠大山好乘涼,眼前流水財源旺?在這如此巨大的山體上,古人是用什麽樣的工具來修建自己的住舍的?又是什麽時候開鑿的?他們又花費了多少時間?一個個疑問生成在靈台。是這山石的滄桑成就了這裏的傳奇,還是安靜的草木和流動的泉水成就了這山體?先人離我們遠去,而他們棲身的家園卻保留了下來,沒有文字,沒有圖解,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此時此刻,我懷揣著虔誠和敬畏有加的心情,感慨先人的智慧,感恩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智者悟道,行者省身,置身於山水之間,感受著大自然的教化。任由陣陣山風吹過,沙沙沙的細語,似在彈唱,又像訴說,究竟是神馬?天機不可泄露,隻可意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這麽個理。
日照山頂,光芒四射。我們三五成群倚山而歇,大家呼吸著沁人心脾的清爽空氣,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讓身軀慢慢地融匯到自然界中,感知著天人合一的奧妙,安享這份靜好,愜意無限。頭頂還是那片天空,隻是更藍,身邊仍然是花花草草相伴,隻是花卉們更加嬌豔生動。遠遠地,翡翠般的官廳水庫靜靜的躺在藍天之下,成群的魚兒在追逐翻騰,激起陣陣漣漪;飛鳥兒掠水而過,傲然飛翔。這是一副多麽原生態的畫圖啊。回到原鄉,鄉親們用10年時間打造的奧倫達西鎮部落,讓我們感歎不已。這是一處集休閑、Party、養生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活區。此處地勢開闊,路邊薰衣草正在怒放,一片紫色海洋,飄來香氣迷幻人。這裏你可靜靜閱讀,品味西鎮的文化,暢想西域部落曾經的文明,可以寫生、休閑,可以欣賞來自世界各地愛物、擺件,你更可以把自己的愛物放此陳列甚至交換,感受一種別異的生活方式。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場景,是我們夢縈千回的地方,而原鄉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西域部落似的桃花源,在這裏,人際關係重回單純鄰裏,沒有商業投機沒有沽名釣譽。鄉鄰們互相幫襯,居於宅院,修剪花草,打理菜園,怡然自樂。
車子徐徐啟動,我們終究是原鄉的客人,戀戀不舍,卻也揮手告別,原鄉人,原鄉情,我的愛戀!
Copyright © 2002-2020 betway网址入口

京公網安備 110111020013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