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深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的革命文物情懷_betway亚洲-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主頁 > 協會(hui) 動態 >

傳承紅色基因——深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的革命文物情懷

時間:2020-07-03 | 欄目:協會(hui) 動態 | 點擊: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對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yang) 劑。
 
我們(men) 要銘記光輝曆史、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偉(wei) 大事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革命文物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多次蒞臨(lin) 革命文物紀念地、紀念館、博物館單位考察指導工作。
 
重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革命文物足跡,深切感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革命文物情懷,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革命文物工作的係列重要論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管理奮鬥路上,文物人在奮然前進。

 

 

2012年11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複興(xing) 之路》展覽。

 

習(xi) 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wei) 大的夢想。這個(ge) 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ti) 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ti) 利益,是每一個(ge) 中華兒(er) 女的共同期盼。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曆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這是31日下午,習近平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結束時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革命精神,多次走訪革命老區,緬懷革命先輩,深刻詮釋革命精神的思想內涵,號召全黨保持和發揚革命精神。他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到井岡山,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參觀茅坪八角樓革命舊址群。習近平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將台堡,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習近平說,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曆史的奇跡。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麵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製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麽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考察寧夏首站到固原,冒雨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  新華社記者 鞠鵬、李濤/攝
 
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習近平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陝西考察。這是4月22日,習近平在西安交通大學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2015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偉大勝利曆史貢獻》。習近平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曆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勳,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萬眾一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2015年7月7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偉大勝利 曆史貢獻》。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柏坡紀念館。習近平表示,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對我們來講,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聖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習近平在平山縣西柏坡九月會議舊址同縣鄉村幹部、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2019年9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香山腳下的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了《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主題展覽。
 
習近平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雖然隻有半年時間,但這裏是我們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誌,在中國共產黨曆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9年9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這是習近平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組成部分。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習近平強調,中共六大會址是中國革命曆程的重要舊址,也是中俄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重要象征。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十分珍視中共六大這段曆史,也十分珍惜中俄兩國人民相互支持的曆史。我們建立中共六大紀念館,是要銘記曆史,是要繼承和發揚中俄傳統友誼,促進兩國世代友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
 
我們要銘記光輝曆史、傳承紅色基因,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革命文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多次蒞臨革命文物紀念地、紀念館、博物館單位考察指導工作。
 
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革命文物足跡,深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的革命文物情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革命文物工作的係列重要論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管理奮鬥路上,文物人在奮然前進。

 

 

 

2012年11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複興(xing) 之路》展覽。

 

習(xi) 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wei) 大的夢想。這個(ge) 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ti) 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ti) 利益,是每一個(ge) 中華兒(er) 女的共同期盼。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曆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這是31日下午,習近平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結束時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革命精神,多次走訪革命老區,緬懷革命先輩,深刻詮釋革命精神的思想內涵,號召全黨保持和發揚革命精神。他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到井岡山,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參觀茅坪八角樓革命舊址群。習近平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將台堡,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習近平說,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曆史的奇跡。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麵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製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麽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考察寧夏首站到固原,冒雨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  新華社記者 鞠鵬、李濤/攝
 
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習近平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陝西考察。這是4月22日,習近平在西安交通大學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2015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偉大勝利曆史貢獻》。習近平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曆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勳,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萬眾一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2015年7月7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偉大勝利 曆史貢獻》。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柏坡紀念館。習近平表示,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對我們來講,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聖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習近平在平山縣西柏坡九月會議舊址同縣鄉村幹部、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2019年9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香山腳下的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了《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主題展覽。
 
習近平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雖然隻有半年時間,但這裏是我們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誌,在中國共產黨曆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9年9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這是習近平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組成部分。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習近平強調,中共六大會址是中國革命曆程的重要舊址,也是中俄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重要象征。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十分珍視中共六大這段曆史,也十分珍惜中俄兩國人民相互支持的曆史。我們建立中共六大紀念館,是要銘記曆史,是要繼承和發揚中俄傳統友誼,促進兩國世代友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