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黨(dang) 建工作 >
時間:2020-06-27 | 欄目:黨(dang) 建工作 | 點擊:次
這篇重要文章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總書(shu) 記在文中指出:“要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
時至今日我們(men) 再次學習(xi) 這篇重要文章,我們(men) 需要弄清楚,為(wei) 什麽(me) 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必須走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以及新時代下我們(men) 該如何走好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這是“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的兩(liang) 個(ge) 重要問題。
在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擁有近14億(yi) 人口的大國,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wei) 大創舉(ju) ,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我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怎麽(me) 走,隻能靠我們(men) 自己去探索。因而總書(shu) 記說“我們(men) 一開始就沒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鎮化,目的就是促進城鄉(xiang) 融合。”可以看出,走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我們(men) 自己探索出來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
新時代下我們(men) 該如何走好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
我們(men) 現在不妨把時間拉回到2019年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河南代表團,一堂生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課”格外引人注目。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是這堂課的“主講人”。在這堂課裏,總書(shu) 記結合河南農(nong) 業(ye) 大省的實際,深入淺出地講清講透了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怎麽(me) 看、怎麽(me) 幹”的問題,強調製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
那麽(me) ,如何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
就是要向改革要動力,重點在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製、建立健全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ti) 製機製、深化戶籍製度改革上下功夫。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要跳出鄉(xiang) 村看鄉(xiang) 村,不能隻靠鄉(xiang) 村自身積累,還要推動資源要素的強力反哺,增加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xiang) 間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
要優(you) 化城鄉(xiang) 基本服務的供給模式,推動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延伸,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xiang) 一體(ti) 的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讓農(nong) 民也能享受到豐(feng) 富多元的公共服務。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已有9000多萬(wan) 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成為(wei) 城鎮居民,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也要看到,戶籍製度還是橫亙(gen) 於(yu) 我國城市居民與(yu) 農(nong) 村居民之間的一道身份鴻溝,到2018年底仍有2.26億(yi) 已成為(wei) 城鎮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戶的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既要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ye) 和生活的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居家進城落戶,又要維護進城落戶農(nong) 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ti) 收益分配權,讓進城的進得放心,留在農(nong) 村的留得安心,實現進城和留鄉(xiang) 各得其所、城鎮和鄉(xiang) 村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