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02 | 欄目:非物質文化 | 點擊:次
已於(yu) 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清晚期粵繡:百鳥圖鏡心 潮州編織的刺繡一直是朝廷貢品, 如今也是國家領導人贈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 潮繡曾亮相1915年的巴拿馬賽會(hui) 及1923年的倫(lun) 敦賽會(hui) 上, 獲得極高的評價(jia) 和稱讚。 由於(yu) 各種原因, 曾經輝煌的粵繡日漸式微, 後繼乏人,被稱為(wei) “逐漸消逝的美麗(li) ”。 以至於(yu) 現代精品極少, 工藝精深的繡娘則更少, 粵繡幾成“絕藝”。 清中期粵繡:百鳥朝鳳花蝶如意紋敞衣 粵繡雙麵繡 三希堂古花鳥 令人歎為(wei) 觀止的雙麵繡技藝, 繡製難度極高。 雖然同樣是穿針引線, 但要求在一次操作中, 完成雙麵一樣的效果。 需要把絲(si) 線劈成1/16甚至1/32, 然後用稀針逐步加色的方法, 使正反兩(liang) 麵形象色彩及針迸排列完全一樣, 一絲(si) 也不能疏忽。 手工粵繡所需耗費的時間精力, 是機繡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每一處的美麗(li) 皆匠人匠心造就。 粵繡雖已被列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但因後繼乏人, 這門古老工藝依然瀕臨(lin) 失傳(chuan) 。 願更多的人能關(guan) 注到粵繡, 關(guan) 注到那些還在堅守的繡工, 共同守護這無與(yu) 倫(lun) 比的美麗(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