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關於貫徹落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的通知_betway亚洲-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主頁 > 政策法規 >

文件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關於貫徹落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的通知

時間:2020-05-28 | 欄目:政策法規 | 點擊:次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認定與(yu) 管理辦法》的通知

非遺函〔2020〕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文化體(ti) 育廣電和旅遊局:

 

為(wei) 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hui) 精神,完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認定與(yu) 管理製度,文化和旅遊部出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認定與(yu) 管理辦法》(文化和旅遊部令第3號,以下稱《辦法》),已於(yu)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製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基本製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辦法》全麵總結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認定與(yu) 管理的經驗和做法,從(cong) 明確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細化認定條件和程序、規範傳(chuan) 承活動開展、實施動態管理等方麵作出規定,對於(yu) 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效保護和傳(chuan) 承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激勵、促進和規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一代代接下來、傳(chuan) 下去具有重要意義(yi) 。為(wei) 切實做好《辦法》的貫徹落實工作,現將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審慎開展推薦認定工作要以傳(chuan) 承為(wei) 中心開展認定工作,推動建設一支忠誠、執著、樸實,能夠切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賡續傳(chuan) 承的代表性傳(chuan) 承隊伍,堅決(jue) 破除論資排輩觀念,防止把評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當作個(ge) 人資曆認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應當身體(ti) 健康,積極履行傳(chuan) 承義(yi) 務;德藝雙馨,誌願麵向社會(hui) 傳(chuan) 承;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核心技能、藝能;具有廣泛代表性和較大影響力等。對於(yu) 主要依靠集體(ti) 傳(chuan) 承、大眾(zhong) 實踐的項目,要更加審慎地推薦認定個(ge) 人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鼓勵試點開展代表性傳(chuan) 承團體(ti) 認定工作。對於(yu) 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的項目,如確因傳(chuan) 承工作需要,可適當增補認定,但要從(cong) 嚴(yan) 掌握。對於(yu) 無法有效履行傳(chuan) 承義(yi) 務的傳(chuan) 承人和從(cong) 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員,不得認定為(wei)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二、加強對傳(chuan) 承活動的支持。要支持利用文化館(站)、圖書(shu) 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或專(zhuan) 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體(ti) 驗設施,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提供必要的傳(chuan) 承場所。要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開展授徒、傳(chuan) 藝、交流等活動,潛心提升技能藝能,進行記錄、展示、展演、研究、出版專(zhuan) 著、舉(ju) 辦專(zhuan) 題研討,創作出代表時代高度、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傳(chuan) 世作品。要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參加學習(xi) 培訓,幫助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yang) ,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參與(yu)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覽展示、普及教育、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等社會(hui) 公益性活動,增強全社會(hui)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意識。

 

三、對傳(chuan) 承活動開展評估。要全麵推行協議管理,建立完善傳(chuan) 承活動評估體(ti) 係,提高項目傳(chuan) 承效果和資金使用效益。省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要與(yu)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簽訂協議,根據項目類別、傳(chuan) 承人年齡和身體(ti) 狀況等實際情況,列明協議期內(nei) 授徒、傳(chuan) 藝、宣傳(chuan) 和交流、項目實踐、項目資料收集、整理、研究和保存等方麵的傳(chuan) 習(xi) 計劃和具體(ti) 目標任務。要以協議為(wei) 主要依據,製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和規範(另行印發),采取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實地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等方式,組織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義(yi) 務履行和傳(chuan) 習(xi) 補助經費使用情況評估工作,並在一定範圍內(nei) 對評估結果進行公示。要加強評估結果的運用,將評估結果與(yu)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資格和傳(chuan) 習(xi) 補助經費掛鉤。對評估結果優(you) 秀的,優(you) 先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表彰和獎勵範圍;對評估結果不合格的,從(cong) 下一年度起停止發放傳(chuan) 習(xi) 補助經費,要求在一定期限內(nei) 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後下一年度重新啟動發放傳(chuan) 習(xi) 補助經費,整改期間的傳(chuan) 習(xi) 補助經費不再補發。

 

四、實施動態管理。要落實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退出機製,對於(yu) 喪(sang) 失國籍、弄虛作假、累計兩(liang) 次評估不合格、嚴(yan) 重違反法律法規或違背社會(hui) 公德等應當取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資格的,省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意見、認真組織調查核實,按程序報文化和旅遊部進行處理。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法》第三十一條相關(guan) 規定,進一步規範對喪(sang) 失傳(chuan) 承能力無法履行傳(chuan) 承義(yi) 務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的管理。要協助做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去世相關(guan) 工作,采取適當方式對傳(chuan) 承人的去世表示哀悼,向傳(chuan) 承人的家屬表示慰問,積極組織新聞媒體(ti) 開展傳(chuan) 承人傳(chuan) 承事跡宣傳(chuan) 報道。

 

各地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辦法》的學習(xi) 、宣傳(chuan) 和培訓工作,並結合本地區實際,研究製定或修訂本行政區域內(n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的認定與(yu) 管理辦法。在學習(xi) 宣傳(chuan) 和貫徹落實中遇到的問題和有關(guan) 工作建議,請及時報送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

2020年5月26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