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主頁 > 畫院 >

渾厚和意趣共舞的交融樂章|漫談徐裏繪畫的審美意識

來源:未知|發布時間:2020-06-27|瀏覽次數:

嘯傲煙霞(油畫)徐裏

 

渾厚和意趣共舞的交融樂(le) 章

——漫談徐裏繪畫的審美意識

喬維

 

 
  因徐裏經曆過學院派的繪畫熏陶,兼容了中西文化的美學滲透,因此無論是作品所表達出的抽象意識,或是在風格上的創新變化過程,終究恪守了傳統的中國元素。中國畫曆史悠久,大浪淘沙般傳承了民族文化的審美精神。掀開美術史冊去瀏覽幾千年的沉澱與傳承,總是延續著中國畫的生命符號,以及創造出的輝煌價值和成就。從當下中國畫的發展走勢看,藝術家們企圖在美術長河中留存下顯著的足跡,他們都竭盡全力地融合多元創作路徑,行走在擬古而創新的探索進程中。徐裏屬於這一代畫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藝術領域涉獵廣泛,除了具備深厚的油畫功底和寫意能力外,還具有獨立的審美理念和藝術造詣,因此在書畫領域遊刃有餘。他在作品的立意審美上能做到運籌帷幄,尤其是畫山水或對作品內容的物像布局,首先賦予了構圖以美學理念與精準把握。
 
鴻蒙之外(油畫)徐裏
 
  徐裏的油畫以豐富的筆觸語言入目,展示出抽象化的大氣象和意境麵貌。而他的國畫卻比較清雅脫俗,在空靈中流動出生活的情趣味道。正如齊白石的那句忠告:“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這句話看似針對中國畫的寫意而言,實際上給藝術審美的角度確立了一種尺度,徐裏的繪畫恰恰表達了這種審美意識。
 
徐裏在創作國畫
 
  唐代張彥遠在《曆代名畫記》中關於“六法”論述,盡管把“氣韻生動”“骨法用筆”列為首要之法,但卻強調了“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張彥遠認為立意為繪畫之本,才能使筆墨生動而顯奇意。所以觀徐裏的多數作品,意境高古且氣息鮮活,而又在內容細節上融流出時代審美的特征。審視徐裏繪畫實踐的過程,也會見證晉代畫家顧愷之提到的“巧密於精思”的畫論,以此去發現在徐裏作品中潛藏的美學啟示。通過對徐裏作品的解讀和梳理,深入進他的繪畫藝術路程及傳承足跡,感受深切而豐富的生活體察,醒悟出他積澱的厚重學識與創作經驗。
 
      徐裏有著開闊的藝術視野和美學修養,在繪畫曆練中培養了成竹於胸的技能,尤其是在表現物象時的立意審美,意圖從原生態繪畫體係中捕捉到美學的鑒賞意義。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所以徐裏的繪畫多以謹慎的態度對待美,他的繪畫也驗證了法國詩人儒貝爾的“審美觀是人的文學悟性”的概述。
 

半湖秋(油畫)徐裏

 
  徐裏對審美意識有著清晰的認知,這從他的繪畫特性和表達方式上得以體現,他的作品在大氣象裏始終留存著溫潤與人文關懷。正如達·芬奇在《論繪畫》所描述:“一個優秀的畫家應描畫兩件主要的東西——人和他的思想意圖。”徐裏有過很長時間的西藏寫生實踐,對繪畫有著精深的醒悟和體驗。加上吸納和傳承了古人的繪畫法則,得以紮實的功力融入到時代的意象格局中,呈現出一種鮮活而宏遠的境界。
 
1987年,徐裏在藏區
 
  西藏寫生的經曆和體驗觸動了他寬廣的視野和審美眼界;浸染到了濃鬱的原生態文化氛圍和洗禮,讓他近距離接納深厚的民情文化給養。因徐裏在繪畫創作上的不斷探索,所以從抽象到寫意都加深了舒美的詩意,他會把審美的視角延伸到無限的想象空間裏。
 
  在徐裏的作品中,最顯著的是“神韻感”。他對物像賦予的抽象或寫意的宏觀景象,用來舒展出構想中的溢美神話圖景,同時以顧愷之的“以形寫神”當坐標,從而確立藝術之神韻超越寫實的美學價值。觀摩徐裏的眾多繪畫作品,可以看出他對抽象的表述始終區別於西方美學觀。他展示出的具有中國韻味、形神兼備的繪畫姿態,給物象附加積極向上的精神麵貌。他不拘泥於對自然繪畫的寫實性訴求,從而建立起一種對藝術神秘感的企及與遙望,這也成為他繪畫途徑的一個重要準則。黃賓虹曾說過:“山水畫乃寫自然之性,亦寫吾人之心。”因此徐裏在審美意識裏寄托了一種期待,讓意象與形在靈境般的畫麵拉開空間感,而又打破現實構架所需要的藝術意境,讓作品的氣韻直達觀者的靈魂深處。

無羈(油畫)徐裏

 
  徐裏的藝術成就很大來自於對審美的把控,他傾心於山水創新與實踐的發展中成長,因受張彥遠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影響,加上對蘇軾所闡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理解至深,多層麵奠定了他在繪畫理論上的厚度。徐裏的繪畫多以抽象的筆觸融流進了寫意舒美格調,他的畫風流暢而雄壯奇特,彰顯出激情。如果深入探究其繪畫根源,你既可以察覺到江南的靈秀,也能夠觸摸到北方的豪爽與蒼茫。這要從徐裏的人生背景來感知其創作,他經常是帶著江南的溫潤走來,讓筆觸又走向樸素而闊美的北方。江南靜雅和漠北滄桑給予徐裏創作源泉取之不盡的靈感,因此他的繪畫變幻在溫秀與氣勢恢宏的交融感中,加上他傾注於油畫創作上的探索性,因此多采用意象化色彩來抒發壯觀的審美意圖。
 
      綜合徐裏繪畫中的審美意識,不能簡單用“意境高古”來形容,更不可輕淡地以“氣韻生動”概括,他的繪畫路徑浸染了太多中西文化,融合著南北大自然的靈動與荒蠻,所傾瀉到作品裏是無限而豐富的景象;這也切合了張彥遠的“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矣”。他的繪畫強調濃重的意象化和渲染力,憑借著紮實的功底,把高遠的審美意識和時代感作為背景傾注到作品裏,畫出了渾厚和意趣共舞的交融樂章。徐裏的繪畫藝術創造了物象的生命價值,從美學角度透視出豐富的民族文化關懷,從而抵達到具有時代印象的審美境界。
 
徐裏油畫作品欣賞
 

江南遺夢(油畫)徐裏 

 

雄魂—慕士塔格山峰(油畫)徐裏

 

雪後(油畫)徐裏

 

碧波(油畫)徐裏

 

沉香(油畫)徐裏

 

濛(油畫)徐裏

 

家園(油畫)徐裏

 

多彩貴州(油畫)徐裏

 

一溪紅樹無非禪(油畫)徐裏

 

 

探僻尋幽處(油畫)徐裏

 


 

冬(油畫)徐裏

Copyright © 2002-2020 betway网址入口

京公網安備 11011102001368號